橫掃世界的蒙古大軍為何滅南宋如此吃力(甚至花了45年的時間)
卓君氏
蒙元滅宋,即便從忽必烈發(fā)動南征之役開始算起,也是個長期性的戰(zhàn)爭。數(shù)量超過旭烈兀西征軍總數(shù)的元軍,光在襄陽城下就耗了七八年。如果從開打算到滅宋一共用了三十年,而如果算到江南抵抗差不多平息,則或許可以算到元成宗大德初年,45年時間,這在蒙古征服史上是絕無僅有的。南方一直到兩宋時期才在人口經(jīng)濟上超過北方,而且南方多山,交通不便,根本就難以整合南方的資源,像兩廣福建等地區(qū),南方政府不僅難以從中獲取收益,還要進(jìn)行補貼。南方在古代能與北方爭雄靠的是四個地方,江南、兩淮、荊楚、巴蜀,且這四個地方橫貫在長江一線,一旦荊楚被突破,東西就被切斷。
當(dāng)年呂文德為什么就敢讓蒙古人在襄陽、樊城開設(shè)榷場,以及在呂文煥多次寫信道出其中危害后,依然我行我素,甚至說出莫讓呂六貪功,果劉整敢來,吾比率軍而擊之的豪言。固然有其貪財?shù)脑?,但更重要的我相信呂文德的底氣就來自他所統(tǒng)帥的荊湖水軍,再加上襄陽特殊的地形,南宋水軍確實強。
雖然南宋末期有很多神操作,但是襄樊之戰(zhàn)宋廷是拼盡全力了的,南宋的支援一直持續(xù)到劉整為忽必烈建立了一支水師后才停了下來,因為再也破不了蒙軍的防線。文丞相說劉整是亡宋第一賊臣,除了他提出了明晰的戰(zhàn)略以外。更重要的是,他讓蒙古水軍有了章法,這是呂文德所想象不到的。水軍戰(zhàn)斗力強否可不是只有戰(zhàn)船多少就行的,當(dāng)年赤壁之戰(zhàn)就是最大的教訓(xùn)。
但如果從丁家洲一戰(zhàn),就可以看出宋朝上下沒有能戰(zhàn)勝蒙元的絕心,未戰(zhàn)先潰,南征確實耗時很長從元宋雙方投入的財力物力,就可以看出但即使宋朝想要抵抗,基本上是有心無力。襄樊之地宋朝多次救援未果呂文煥投元,人心不齊,士氣不振,在那樣的情況下打了丁家洲一戰(zhàn),主將賈似道又貪生怕死,而賈似道在這之前就對這一仗持不樂觀的態(tài)度在那丁家洲之后宋廷人心惶惶。
賈似道確實有點才能,鄂州之戰(zhàn),賈似道修筑木墻抵擋了忽必烈一百多天,指揮得當(dāng)?shù)矝]讓忽必烈傷筯動骨,忽必烈要回去解決內(nèi)亂,和他簽訂和約。宋廷援救了襄陽,但援軍屢次被打敗,劉整還是被賈似道黨羽呂文德逼走的,還在襄陽開榷場賺錢。忽必烈也知道四川不好打,所以繞道滅了云南段氏王朝,因為段氏和高氏內(nèi)斗,所以被元軍打敗威脅四川腹地。
后來又采用劉整計策,打湖北襄陽。呂文煥在外無強援,彈盡糧絕以不殺城中軍民為條件投降,元軍攻占鄂州,又取江淮攻下臨安,讓謝太后下詔讓南宋軍民停止抵抗,四川合州守將聽說后,除王立外30名軍官集體自殺。蒲壽庚利用這道詔書拒絕抵抗,大肆屠殺軍民和宗室,而四川也被蒙古人屠了。賈似道也就鄂州之戰(zhàn),公田法和打算法比較耀眼,后面丁家洲之戰(zhàn)宋軍沒打就潰,十三萬大軍大敗而歸,賈似道確實有才但不多,只是廷緩了南宋滅亡的時間,公田法更是激化了矛盾。
總之,孱弱的南宋能夠抵擋蒙古帝國,居然能夠抵抗這么久,已經(jīng)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了。其實是超水平發(fā)揮,哪怕現(xiàn)在文天祥在世,他也會這么認(rèn)為,因為他自己也知道當(dāng)時南宋軍事上有多么的脆弱。即便南宋代代明君,估計滅亡也是時間問題。守的話要好多良將,國力也差的大。除非上帝視角兩條路,要么硬剛,狂點火器科技樹,要不就遷徙更南。